𓂅 About Me 𓏲
關於我
你好 😃 我是 曾家緯 老師,謝謝你看到這裡,我的 Youtube 頻道超過 1260 訂閱,吉他彈奏資歷 10 年,已幫助超過 1000 名學生。吉他教室位於楠梓,附近很好停車,捷運也能到,機車也好停。你想在楠梓學吉他?歡迎你的加入 😊
舒適的吉他教室
我與吉他的故事

1. 不知如何進步
高三學測前 6 個月,一把吉他走進了我的生活,也開啟了我的吉他之旅,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自學吉他,當時我用的是親戚家放在倉庫多年的吉他,所以我遇到了大家初學最常見的問題:吉他很難按,手很痛。
但我不知道其實手感是可以經過專業調整改善的,我換了好幾把吉他才找到一把比較好按的,不僅花了不少冤枉錢,也花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力氣在克服手指疼痛的問題。
自學階段我遇到的最大瓶頸是不知道怎麼進步,網路上的譜我都會看得懂,也都能照著彈,但卻不知道該怎麼進入下一個階段。我開始意識到,要成為一個好的吉他手,僅僅依靠自學是不夠的。我需要一個系統性的教學,循序漸進地練習,同時也需要導師的指導,以糾正我的錯誤。
2. 老師糾正錯誤
為了更深入地學習吉他的技巧和樂理,我和一位好朋友一起找了一位專業的吉他老師,開始接受系統性的課程和指導。才發現原來我的節奏、拍子感、左右手的協調動作,其實都有不少需要修正和加強的地方。
尤其是手部的動作非常重要,如果動作不正確,不但會影響音色和彈奏的流暢度,還可能因為用力或姿勢錯誤而造成手部受傷。
我因為長期習慣了錯誤的姿勢和手型,導致一些錯誤的肌肉記憶根深蒂固,所以花了快半年時間,才慢慢完全糾正回來。這段過程雖然辛苦,但也讓我更加體會到基礎和正確姿勢的重要性,並且逐步建立起更穩定紮實的演奏基礎。


3. 技巧開始突破
老師就像是吉他之旅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和啟蒙者。他不僅耐心地教我們各種彈奏技巧和指法訓練,還經常和我們分享他對音樂的見解、表達方式,以及如何在演奏中融入情感,讓音樂變得更有靈魂。
透過他的指導,不僅讓我在技術層面上有了顯著的突破和進步,更重要的是讓我對音樂、對旋律和節奏背後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
這段學習過程也深深影響了我現在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讓我明白到啟發學生的熱情比單純傳授技巧更重要。如果能夠重來一次,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開始就找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因為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省下不少不必要浪費的時間和力氣,並且能更快享受彈奏帶來的樂趣。
4. 比賽鍛鍊心態
大學時期,我加入了吉他社,和一群同樣熱愛音樂、充滿熱情的朋友們一起享受吉他的樂趣,互相切磋交流,分享彼此的練習心得和對音樂的熱愛。這段時間讓我認識了更多和我一樣喜歡彈吉他的人,擴展了人脈,也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
在這個階段,我不僅沉浸於社團練習,還開始積極參加各種校內外的吉他比賽,挑戰自我、累積經驗,並且有機會成為舞台上的焦點。記得有時一天甚至要趕場跑兩個地方參賽,非常充實忙碌。我曾經一個月內連續參加了 7 場比賽,累積下來前前後後至少比了超過 50 場大型比賽。
這樣的歷練不僅大大鍛鍊了我的舞台台風、自信心和心理素質,也讓我學會如何與觀眾互動,更深入地理解舞台表演所帶來的魅力與藝術價值。這些經驗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養分,影響至今。


5. 流行樂改編 Fingerstyle
學了大約 3 年左右之後,我開始嘗試把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改編成指彈(Fingerstyle)版本,並且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吉他更豐富地呈現旋律、和聲與節奏。不過在這個階段,我遇到了最大的瓶頸,就是每次編出來的東西聽起來都大同小異,缺乏自己的風格,也沒有太多屬於自己的音樂想法。
那時候才逐漸意識到,雖然我學會了很多吉他技巧,卻沒有真正從音樂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表達與創作。直到後來,我接觸到級數、相對音、和聲進行等更深入的樂理概念,才恍然大悟,原來之前的練習只是單純在學吉他技巧,而不是在學習音樂本身。
從那時開始,我嘗試把之前學到的和弦理論、節奏概念以及旋律線設計,慢慢地運用到 Fingerstyle 編曲中,讓每一首改編作品都能夠展現出更多層次的變化與屬於自己的音樂性。這樣的學習過程也逐步開啟了我對創作和音樂表達的新視野。
6. 不用學很快,關鍵是熱愛
我知道要熟練一項樂器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但我不急,因為我享受這個過程。我喜歡在練習時探索不同的彈奏方法,感受指尖與弦的觸感。就算彈錯了音也沒關係,錯誤就是學習的一部份。
從這一刻起,我才覺得自己是在玩音樂,不只是彈吉他而已,雖然我學得比較慢,但我對吉他和音樂的熱愛沒有減少。我深知,學習的速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音樂的熱愛。這份熱愛讓我克服了各種技巧上的困難,也讓我慢慢地發現音符間的美妙。
我相信,只要用心去感受音樂,每個人都可以彈奏出動人的樂章。音樂需要的是情感的體悟,技巧只是工具而已。


7. 因材施教,讓學生發光
我相信,我能夠將這份經驗傳授給我的學生,幫助他們在舞台上發揮自己。每一位學生都是我成長的一部分。因為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他們的學習速度、理解力、節奏感、音感都不一樣。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理解,我不斷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
為了提供更好的教學資源,我開始自製講義,從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學習。我設計了有趣又清晰的 PPT 講義,配合 PPT 動畫,讓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吉他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並逐漸進步。我的教學理念就是「不用學得快,有熱情最重要,慢慢進步就好」。
我深信音樂是一條長久的旅程,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步伐,但最重要的是在音符之間找到愛和樂趣。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將這份熱情傳承給學生的原因,希望他們在音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旋律,走上屬於自己的音樂之路。
三民家商 吉他社 合照

PPT 搭配 65 吋大螢幕上課


我的 Fingerstyle 編曲
我也曾遇到…
1. 和弦壓不緊
我初學吉他時得到的老舊吉他非常難按,當時不知道可以調整弦高,只能硬撐,現在知道手感可調整,初學者可以避免在弦高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2. 和弦換不順
我初學時換和弦不順,音樂斷斷續續,後來知道重點是保持右手持續彈奏,左手移位,如此就能順暢。現在我教學也設計相關練習讓學生體會此方法效果。
3. 看譜有障礙
我很想學會彈出熟悉樂曲的前奏,但遇到了看譜障礙,不太理解音符代表的意思。我嘗試各種方式仍無法突破,後來老師教了新的視譜方法,才讓我理解音符,解開自學的困擾。
4. 不知如何變化
自學一年後,我雖能彈出網路教學的歌曲,但無法改變彈奏方式,每首歌風格相似。問題在於我只會照譜彈,沒有理解樂曲。網路雖資源豐富,但老師能給我系統化教學,不用漫無目的搜尋
5. 封閉和弦難按
封閉和弦對初學者是個大挑戰,我初學時用難按的吉他,還要用一指壓緊 6 條弦。我不知技巧就硬撐,浪費時間力氣。其實重點不只指力,更在於食指的壓弦角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度。
6. 不懂數拍子
無法掌握曲子的節奏感,也不清楚應該在哪個拍奏彈出音符。手指彈奏和曲子節奏脫節,不能順暢地彈出曲調。無法判斷強弱拍。導致彈奏不夠流暢,也無法傳達曲子應有的感覺。
7. 想學 Fingerstyle
我高中時很欣賞鄭晟河,但不知如何學習。現在網路教學雖然方便豐富,但有許多細節無法講清,也無法觀察學生的動作和細節。網路也許能教你「彈出」歌曲,但很難教「彈好」歌曲。
8. 網路找不到譜
因朋友不懂欣賞 Fingerstyle,所以我想改編流行歌讓他們能共鳴。但喜歡的歌沒譜,只能學自己編,這樣才能彈出自己想要的音樂,而不只是花錢找人編或被限制在網路的譜。
9. 如何聽出和弦
我發現多數歌曲使用類似的和弦進行變化編曲。我開始學習相對音概念,模仿大師並融入創作,使音樂更富個人特色。我編曲不再只是照譜彈,而是理解樂曲構造,有自己思考和風格。
放心交給我
一般方式
VS
家緯老師

老師寫白板
等待老師寫板書/板擦浪費時間,且遇到問題時,老師可能會跟你說:多練習就好
教學法
不一樣

自製 PPT
課程內容由淺入深,程度有序。教學搭配動畫,增進理解。耐心分解問題,逐步引導解決

抄筆記
上課抄筆記,回去難複習。使用書本或上網抓,無完整規劃,難以看到雙手各個角度細部動作
上課方式
不一樣

大電視上課
省下等待老師寫板書的時間,事先拍攝各個姿勢角度,搭配動畫吸收更快,不再是憑空想像

帶吉他上課
下雨/大熱天,非常不方便,還會擔心吉他淋濕受潮
方便度
不一樣

免背吉他
下雨免煩惱,教室備有全單板吉他,方便讓上課使用

藍牙喇叭
音質混濁,音樂細節高中低頻難以分辨
器材
不一樣

萬元級監聽
使歌曲細節更容易分辨,不再依賴想像

依程度收費
教學內容以自彈自唱,伴奏為主,學到一定程度,進階課程可能會逐步漲價
收費
不一樣
